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解密小说网 www.jiemong.com,千古奇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追命刀”向“飞天神龙”问道。

    “为何杀手迟迟没寻到我们头上?兄弟们,你们想过没有,难道他会惧怕我们六位?”

    闻听耶金风所言,众人不由陷入一阵沉思。

    这时,只听“飞天神龙”继续说道:“以我认为,他能杀得了‘江南七行怪’、十八罗汉还有少林十三弟子,也一定不会把我们‘蜀东六雄’放在眼里。可他为什么迟迟不向我们下手?”

    此时,“铁扇公子”已听出大哥耶金风的话中之意,说道:“大哥放心!这等人迟早会找到我们的头上,我们还怕他不来!”

    欧阳青风说完,“黑燕钻天”又接着说道:“其实那杀客已向我们下过毒手,在恶虎林他几乎要杀掉我们五位。可自从杀出一位蒙面侠士救了我们,我们又和大哥在一起之后,就没碰到那杀手再次向我们主动出击。也许在这一个时期之内,我们尚无危险临头。”

    “至少我们很难再遇见那杀手!”只见“绳镖剑武”随声说道:“在嵩山少林,我们已经打草惊蛇,让他躲藏逃窜而去。但是,他并不是怕我们,必有其谋。”

    “五弟所言即是!”耶金风赞同道:“我预感,此次武林浩劫,幕后必有一个阴谋杀人集团。他们迟迟不向我们下手的原因,想必他们正在酝酿一个更大的阴谋计划。”

    “不错!”吴天霸反思着说道:“武林界这么多名流遇害,江湖杀手必有幕后周密按排。反想起来,多亏那日在恶虎林有一位蒙面义士出手相救。不然,我们早已没命。”

    “唉!”欧阳青风面露愁容,说道:“如今江湖大乱,正邪难分!正所谓‘正怕邪,邪怕正,碰起来不要命!’那名黑衣蒙面侠士又是何方高人?他既然出手相救,又为何要蒙面?”

    闻听“铁扇公子”的一阵忧虑之辞,“飞天神龙”掂量着说道:“那名蒙面义士会不会是陆文飞、肖道林,或者是人称‘北神腿’的刘震天刘大侠?”

    “我看那黑衣侠士决不会是箫道林!”欧阳青风果断说道:“因为黑衣侠士使用的是剑,而箫道林使的是把金刀!”

    “这么说,那黑衣侠很可能是‘峨眉飞’陆大侠,或者是万年寨少寨主刘振天!”吴天霸随后说道。

    “到底是谁,还很难说!”“铁扇公子”接着说道:“江湖传闻,当今皇宫大内十八太保之中,有一人时常神出鬼没,行侠仗义。那名黑衣剑侠会不会是他?”

    “你说的是‘天皇密使’司徒一敏?”耶金风望着欧阳青风问道。

    “不错!此人行迹江湖,不是常带一把‘太阿’宝剑么?”“铁扇公子”回应道。

    这时,只见“卷地风”黄世英猛然说道:“有一事我要提醒各位!黑衣侠士和那蒙面杀手的身形极为相似。那天他们俩全是黑衣蒙面,而且都是使剑。”

    “这么说,这两名蒙面剑客恶战,必有一方逃脱。”耶金风揣测着说道。

    “大哥从何推断而来?”张云海随即问道。

    于是,“飞天神龙”向众兄弟解释道:“很显然,那名劫杀你们五人的蒙面刺客一直还在活动。几天之后,也就是他杀了降龙寺十八罗汉和少林十三弟子。”

    “大哥言之有理。”“追命刀”赞同道:“也许这两位蒙面剑客尚在明争暗斗,只是我们还蒙在鼓里,更难知其人行踪。”

    此时,在一旁沉默不语的欧阳青风突然说道:“刺客在几天之内,行程如此遥远,他一定是骑着匹快马!”

    闻听“铁扇公子”这一句话,其余五人猛觉眼前一亮,失声叫道:“言之有理!”

    “那他骑的必是一匹日行千里的宝马!”吴天霸接声断言道。

    这时,“黑燕钻天”身后的“绳镖剑舞”禁不住说道:“真是老和尚拜丈人——怪事!那刺客既有宝马,为何还要盗杀我的白玉马?”

    欧阳青风闻听此言,不假思索地回应道:“这是他有意在制造假相!他想以假乱真,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以为他无马,其实正在骑着一匹马。我们必须顺藤摸瓜,破假为真!”

    此时,“飞天神龙”听出欧阳青风的话有弦外之音,急忙问道:“三弟!怎么个破假为真?”

    于是,“铁扇公子”提醒众人说道:“请各位想一想,今天我们见到过什么可疑之人?”

    “可疑之人?……”几人陷入沉思。

    这时,耶金风猛然说道:“你说的是那个骑马锦衣卫?”

    “正是他!”欧阳青风随即应道:“我对此人一直怀有一种不祥预感。”

    欧阳青风说到这,耶金风、吴天霸等人暗自点了点头。

    “我说三哥!”黄世英却不为然说道:“又是你的预感。记得五天前,在大哥家里,你已经预感一回。说什么……给大哥发送匿名信之人,不是位看破红尘的世外高僧,就是我们所遇见的第二位蒙面剑客。今日又不知你怎么突发奇想,竟又怀疑那名锦衣卫。简直太离奇!”

    “对!事情就出在这离奇之上!”欧阳青风顺水推舟,神秘叵测地冲众人解说道:“往往离奇就是我们视而不见、想而不到的东西。它会使我们晕头转向、以假当真!让我们只看到其表面之像,而未能看清其内在本质!”

    听到“铁扇公子”一阵激昂之词,“黑燕钻天”似有感悟,急忙开口说道:“那名锦衣卫骑着一匹快马,莫非他是刺客所扮?”

    “我正是由此联想到!”欧阳青风并非十分肯定,说道:“这锦衣卫很可能就是我们所要找的杀手。”

    此时,只见“飞天神龙”耶金风暗暗把嘴巴一抿,立即说道:“走!沿途寻查锦衣卫!”

    说完,耶金风拍马便行。众人见状,纷纷随后跟去。

    有诗曰:野鬼迷人不可当,谁知生鬼更猖狂。

    招摇带引行偏路,失足翻身跌落塘。

    在此暂且不提“蜀东六雄”如何沿途寻查锦衣骑士。且说在少林寺狱塔林祭奠少林十三弟子的葬礼之上,老方丈和两旁的僧侣们,依然呆若石像,默默站在火堆两旁。他们目不忍视面对着渐渐消失的火中遗骨,感到一阵心寒意冷,仿佛是自己的尸骨被油煎火化一样难受。但是,在如今五月盛夏,他们的心,却如寒刀冰穿(川)一样凉遍全身!

    在一列僧侣身后,那名小和尚依旧在双手合实默然而立。远远望去,在一座高大雄伟的砖砌佛塔之下,这群送葬的僧徒更加显得渺渺小小。

    僧徒们就这样呆然默立,不知过了多久,天已是日落黄昏。然而,那一堆堆的灰烬,依然还有火苗在“嗤嗤忽忽”燃烧。不知道是从那刮来旋转风的浪当作用,还是它们本身没有燃尽,那朵朵火苗,尚在勉强作势、苟延残喘,硬要烧个死气沉沉、誓不罢休!

    此时此景,死灰依然在复燃,老方丈和两列僧侣依然在等待。要问他们待到几时方休?那还得等到他们眼中的怒火殆尽!

    然而,阵阵而来的西北旋风,还在吹动着火苗,还在吹动着死灰,还不时传出着人鬼呜咽一般的呼哮(啸、笑)!大有一发不收之势!简直是可恶之极!难道这风,这火,真的如此不尽人情,非要把少林十三弟子的骨骸全化为灰烬,而且还要把它们全全吹散才肯善罢甘休么?风啊风!火啊火!有时你们所做出来的事,所带来的灾难,将会洗涮掉你们的诸多功绩,会令世人对你们无比愤慨!然而,人类虽然会为此而恨,但是,却又决不能缺少你们这些风、这些火!一定还会把你们敬之为风婆、火神而远而避之。此时的风,此时的火,为什么不发一发慈悲之心呢?

    此刻,老方丈依旧在微目念念有词,好似在诅咒着这风、这火,他真的不愿再看到这火苗缕缕升起,更不愿这西北风再次刮起。但是,事与愿违,股股强烈的西北旋风依旧在刮,火苗子依旧在灰堆里一上一下地跳着舞蹈。实乃是可恶的龙王爷亮相——张牙舞爪!老方丈将这些看在眼里,想在脑里,更恨在心里。他觉得这面前的“风火”,比那“张牙舞爪”还要可恶!分明是在与他此时伤痛的内心作对,它们哪里知道他内心的痛不堪言、寒若冰川?它们更不知道,少林寺从此失去这腰身壮、胆气豪的十三棍僧,何时才能威名再起?

    现在,夕阳已没西山。老方丈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靠近了火堆,只听他声色低沉、沙哑地说道:“徒儿们!快回去把灯笼挑来,我们要在此守灵到深夜!然后再安葬他们的骨灰!”

    “是!”几名僧徒应声而去。

    再说那位小和尚一直未寻得机会向老方丈禀告六位恩人已离开少林一事,这时,他见师兄们已领命而去,老方丈就在眼前,便赶忙移步凑到老方丈耳边,轻轻说道:“寺主!那六位恩人已离开多时。”

    小和尚的话,就这么轻柔传入老方丈的耳廓。然而,使他万万没料到的是,这一句话竟重重激穿老方丈的耳膜,直至猛烈撞击在其心窝深处。他本以为,老方丈得知之后,不是叹气摇头,就是昂首闭目罢了。但是,事情远非如此。老方丈突然全身一振,摇摇晃晃转过了身。若不是旁边有几位僧徒慌忙搀扶住他,老方丈必会栽入那堆火灰之中。待众人扶围着老方丈仔细一瞧,无不为之大吃一惊!

    你道为何而惊?说出来,也许你会认为这没什么大惊小怪,似乎是说者在故弄玄虚!但是,其时其景,的确是事实!

    究竟发生了何事?所有在场的大小僧侣看得一清二楚。在这摇晃欲坠的顷(倾)刻之间,这原本已经年迈力衰的老方丈刹时万般憔悴,苍若聋钟,神情呆若石樽。好象他面前已降临一条可怕的苍白色幽灵,在牵引着他,催残着他,撩拨着他!单从老方丈那张灰白如死的面孔和冒着缕缕绿光的眼珠就可以看出,老方丈要不行了!他就要身归那世。

    然而,老方丈强作精神,竭尽全力,微微抖动起嘴唇,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快!……快!快去追回来!我……我还有大事要告诉他们。”

    小和尚闻听老方丈的吩咐,面露难色而又不情愿地说道:“寺主!恐怕他们……已经快到汴梁。”

    “啊!……”老方丈脸色铁青,眼神暗淡无光,再也说不出话来。

    忽然,“嗒嗒哒”,从西南方向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众僧侣闻声望去,早见一名飞骑冲入火葬场,一位中年和尚已飞跃下马,快步奔到老方丈面前,惊恐望着老方丈喊道:“法源师父!法源师父!少林十三弟子真的已死?”

    此时,躺在几位僧侣膝下的老方丈努力睁着模糊的双眼,但他已看不清面前来的何方僧侣,只得强忍着气力说道:“是的!他们已走了!”

    “哎——呀——”跑来的中年和尚顿时惊道:“弟子由太白山降龙寺而来。我寺的十八罗汉也已经全部遇难!”

    这一句话,刹时如同巨雷炸响一般,直劈到所有在场之众的头颅之上。尤其是这老方丈,只觉得头脑“嗡”地一声,犹如电触一样,双眼更加模糊不清。他只是感觉一阵天玄地转,魂欲飞,魂欲散,仿佛已不省人事。他的血液和神经,似乎在渐渐凝固,只留下一张干老的面皮。

    这时,老方丈面前的大和尚又喃喃说道:“我寺老方丈和法深大师命弟子前来,他们还让弟子向法源师父您请安!”

    中年和尚话已这样说出,但是,老方丈丝毫未应。众僧徒忽觉情况不对,急忙凑到老方丈身边,只见老方丈已是脸色苍白、双目紧闭,脑袋搭在一边。众人见状,顿时惊惶失措,连忙拼命喊道:“老方丈!老方丈!……”

    摇晃、呼叫许久,老方丈迟迟未应。情急之下,有位和尚“扑”地一声,冲着老方丈的面部便喷了一口冷水。刹时,老方丈又如电触,猛地抽搐一下,心底勃然大怒,暗道:“这是哪个兔崽子给我来的一下,等我睁开眼一定好好训斥他一通!”然而,等他睁开眼皮,可怎么也看不到喷他一口冷水的家伙。无奈,他只好有气无力地说道:“我……我……我有件大事要……要告诉你们!以……以后……你们再转告‘蜀东六雄’。千……千……千万莫要忘记!”

    众僧侣闻听此言,悲哀望着老方丈,含泪点了点头。然而,老方丈恰在此时又合上了双睛。刹时间,老方丈身边跪倒僧侣一片,哭声四起。他们确认,老方丈已升入东方琉璃世界。

    然而,出乎众僧所料,双目紧闭的老方丈又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我不……不行了!现……现在……只……只能告……告诉……你……们,要……要习武!……习武!……”

    老方丈似乎还没有说完,脑袋一垂,张口闭息,双眼垂闭,再也说不出话。此时此景,老方丈已确确实实与世长辞,再也难以知道眼前的世事,再也难以得知后事的曲折,再也难知今后的春秋大业。他是多么不忍离去,但又无奈,出于他对少林弟子的百般爱护,出于他再也经受不住十八罗汉被杀的巨大打击,他也只能含恨而去。虽然他还有好多的话没能说出口,还有好多的事务没能做完,但他只能如此而已,死难瞑目!老方丈就这样与世长辞。然而,他未得以告知众僧再转告‘蜀东六雄’的那件大事,却成千古之谜,谁也难以猜想得到,谁也无从去为它寻觅。他所告知众人的,就是“要习武!要习武!要习武!”其中不知死却多少未能说出的秘密。究竟是少林大密,还是武林绝密,也许只有这位如烟而逝的老方丈才最有资格知道。

    一时之间,老方丈临死前的这句话谆谆告诫,无不使得众僧气冲脑血、刻骨铭心!不错!他们要记住这血的教训,岂能让江湖杀手随意摆布?少林以武名扬天下,他们必须谨记老方丈所言,继续习武强身,为死去的少林十三弟子报仇雪恨。但是,此时此刻,他们好象是在用这泪水和哭泣来化解这心底巨大的悲痛。泪水枯,哭声尽,也许才会把这今世的悲痛全部化为再生再世的力量,去驱逐人世间的邪魔歪恶!

    夜色已经昏暗,西风还在呼啸。整个狱塔火葬场,沉浸在一片即将息灭的火光。

    就在全场僧众悲哀至极之际,突然,一个僧侣心喜若狂,他看到老方丈又慢慢睁开双睛——老方丈又复活了!

    然而,好景转瞬而逝,众位僧侣悲痛依旧。虽然老方丈又瞪开了双眼,可是众人心里明白,这才是老方丈心境之中真正的与世长诀——死不瞑目!因为,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他还没有在这世上活个够!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此刻,老方丈的眼睛比原来瞪得还要大,那黑白相间的眼珠,令人望之不寒而栗。他这双眼睛已再无昔日的慈祥,再无往昔的灵锐,像是充满着对人间世道的仇怨和遗恨。那是一双死神的眼睛,令人望而生畏。但是,他这双不会说话的眼睛却好似胜过千言万语。众僧侣又好象从中明白许多许多,很可能,这是佛祖在显灵,是佛祖的恩赐。所以,他们不愿再为老方丈合上这双势(誓)欲唤醒人心和天下的双睛,就让他看着少林十三弟子和自己慢慢升入“极***”!

    然而,此时老方丈那饱含悲愤的眼睛,正遥望着星空,好似在寻找着他心目之中的“天堂”和西方极乐世界。但这只不过是一个死不瞑目的愿望——“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天堂”世界里有没有佛祖净地?这已很难令人置信!“天堂”大概已是永远寻觅不到的心里幻觉。这些梦幻虚空的境地,也只能存于世人的梦觉和幻想。不可望不可及,心想直觉而已!

    恰在这时,天空中划过一条扫帚星,正急速向西天奔驰——照迷信之说,人间又要有灾祸降临!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这只不过是宇宙间一则自然天体现象而已。

    扫帚星如烟而逝!天色,更加昏暗!

    少林寺狱塔林中,已经灯光点点,众多的僧侣依旧伫立在原地,默默地等待!

    天色,更加黑暗。

    西北旋风再次呼哮而起,火势再次猛烈燃烧!

    老方丈的尸骨已埋没在一片火海。

    后世有诗曰:参成世界总游魂,错认讹闻各有因。

    最是天公施巧处,眼花历乱使人浑。

    放下这狱塔火葬场的一幕,咱们再折回头来说说“蜀东六雄”如何沿途寻查锦衣骑士。

    话说自从“七燕南天云飞”与“蜀东六雄”辞行以后,“蜀东六雄”已寻思出他们所遇见的一名锦衣骑士来路蹊跷,决定沿途追踪。一时之间,耶金风等六人时而顺道打马飞奔,时而停息寻问路边行人。不知不觉,天色已茫茫一片。

    然而,此时此刻,“蜀东六雄”正缓缓行在一片荒山野岭之上。这虽然正值一个夏日黄昏,但是,其身后“嗖嗖”作响的西北风,依然使他们六人感到一阵荒凉失意沁入心头!他们心里知道,他们远自巴蜀东道,跋山涉水,一直来到这东道天边的河南道郑州郊野,却发现这里的风土民情远非他们所想像的那般太平美好。他们六人眼里处处看到的是烽火、销烟、饮饿、逃荒、贫困……所谓的“安乐太平”又能有几?对于他们这几位忧国忧民的侠义之士,一路目睹中原东道天下的这般景状,他们岂能不触景生寒?

    六人走马慢行在山岗,阵阵寒意萌生,沿途所见的一幕幕又历历闪现其目——“一位面色苍苍、衣衫破旧的老太婆,拄着竹杆,手端一口破碗,挎着破竹篮,在她身后还跟着三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小孩儿,在挨家挨户、可怜巴巴地沿街乞讨;而就在这随后不久,他们又看到一家富豪财主的红色高门之颠,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达官贵客进进出出,门庭若市,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这夏日之昏,竟也能体现出来!没走多远,他们又看到衙门官吏在奉命捕捉兵勇、乡村青年壮夫在东奔西躲的情形……”

    但是,“蜀东六雄”此刻想起眼前的一幕幕,他们又能如何?对这些沿途之事,他们已无心无力再去管那么多!看不惯的诸多事件,他们也只能是叹而远之。更何况,他们“蜀东六雄”此次出行江湖,目的远非在此!面对此情此状,他们只愿天下能有明君出世,及早一统天下,改变这战争、杀戮、贫困、饮荒、落后的局面。

    渐渐,这五匹骏马的脚步放得更慢,它们是在小心翼翼踏过石石草草和坑坑洼洼……

    这时,只见张云海向耶金风说道:“大哥!过了这片山岭,我们找家客店歇歇脚,明日再赶路!”

    “是啊!大哥!”张云海身后的孙可行也随声赞同道:“我们又是一天未得歇息。我们虽然还可以坚持,可这胯下的坐骑如何能受得了?”

    闻听两位兄弟所言,“飞天神龙”却说道:“我们好不容易才查问到那名锦衣卫的确切方向。良机万不可失,我们还应紧追才是!”

    “对!我们决不能被那锦衣卫甩掉!”“卷地风”也赞成(承)道:“四哥的火焰驹若是经受不住,就让五哥上我的马!”

    “谁说我的马受不住?”张云海毫不示弱,打趣道:“它行走如故!”

    “这样也好!”吴天霸微笑着说道:“我们轮流驮带五弟,可以加快行速,尽快抵达汴梁。”

    “也好!让四哥的马轻松一下!”孙可行说完,便纵身一跃,落于黄世英屁股后。

    见此情形,“飞天神龙”耶金风当即命令道:“加速前进!”

    耶金风一声令下,五匹骏马顿时风驰电掣,响若一线。

    时过不久,“蜀东六雄”便跨出这片荒岭,飞马踏上一条直通汴梁的平坦大道。

    诗曰:春浓花艳佳人胆,月黑风高壮士心。

    讲论只凭三寸舌,秤评天下浅和深。

    经过彻夜奔驰,“蜀东六雄”终于在第二天清晨旋马来到汴梁城下。这已是五月十三日清晨。

    说起这汴梁,也就是后世的开封府、汴州。“暖风曛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此中的汴州即指汴梁。“清明上河画中游,梦回千年汴梁城。”开封宋都游,会使游人留恋妄返!

    当我们现在人正享受新千年的繁荣之际,不禁想起上一个千年之交。在那个世界,最繁华的城市就是北宋的东京汴梁。在我们重温旧梦、回首往事之初,能不到今天的开封去感受一下千年的沧桑,能不到清明上河园中去寻觅千年的东京梦华吗?所以,在此作为一个说书讲艺者,又要向各位详细介绍一下这有关汴梁的悠久历史。

    开封,以“开拓封疆”之意而得名。它北濒黄河,南望江淮;东接齐鲁,西通秦陇。春秋时名启封,战国时为魏国都城称大梁,五代时的梁、晋、汉、周和金朝后期均为建都之地,北宋定都于此,称汴京。北宋大内画师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如今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图描绘了当时飞桥卧虹、舟船往复、店铺林立的繁华景象。由于黄河数次泛滥,形成许多地下城奇观,如战国大梁城,宋东京城外城、内城、皇城,明代周王府等。现辖开封、中牟、兰考、杞县、通许5县一市,面积为6444平方公里,人口439.56万。有化学、机械、纺织等工业。“汴绣”、“汴绸”等是其著名特产。旅游地有相国寺、宋都一条街等。

    提起历史文化名城开封,我想各位第一个想到的就应该说是包公。“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断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马汉在身边。锦毛鼠(白玉堂),浑身是胆;翻江鼠(蒋平),穿山鼠(徐庆),掣地鼠(韩彰),飞天鼠(卢方)……众鼠,一片情澜”,是的,包公所处的时代是辉煌的,清代民间天津艺人石玉昆撰写的说唱本“三侠五义”(北侠欧阳春、南侠“御猫”展昭?展雄飞,双侠丁照兰、丁照慧)、“七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白玉堂之侄白芸生、掣地鼠韩彰义子韩天锦、穿山鼠徐庆的儿子‘山西燕子、白眉大侠、三手大将、三品带刀御前侍卫’徐良、飞天鼠卢方的儿子卢珍、北侠欧阳春的义子艾虎)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北宋宫廷画师张择端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就以她那恢宏的气势、写实表现手法向我们真实地再现了北宋都城东京汴梁“富丽天下无”的繁荣景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开封共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因而有“七朝古都”之盛称,即战国时魏国后期都城大梁,致使魏国又称梁国,五代时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大金朝后期,北宋七个朝代。“琪树明霞五风楼,夷门自古帝王州”,便是古都开封的真实写照。

    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小说里初步了解一下有关这开封府的传奇故事:

    《龙图耳录》长篇公案小说,一百二十回,原系清代民间艺人石玉昆的一个说唱本。石氏字振之,天津人,久居京城卖唱,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轰动一时,约卒于同治末年。此书前半部主要写开封府尹包拯审案严明公正,敢于诛杀违法害民的皇亲国戚,为民请命;后半部主要记载江湖侠义之士除暴安良的行为;二者间有所穿插融汇。书中所宣传的人物和事件,曲折反映了人民向往清平安宁生活,希望有清官铲除不平的理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书中极力宣传封建伦理道德、因果报应,更将侠义人物写成皇帝的走卒,一心报效朝廷,有损该书的积极意义。作品为说唱本,故口语化极强,通俗流畅;情节亦生动曲折、引人入胜;人物性格较鲜明,许多内容情节为后来的侠义公案类小说所套用、仿照,堪称范本。后此书由人改为《三侠五义》,又经清俞樾修订,以《七侠五义》名字流传于世。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小五义》,长篇侠义小说,又称《忠烈小五义传》,清石玉昆撰,一百二十回。书接《三侠五义》写起,说朝廷得知襄阳王造反,特派颜查散按院为代天巡守天使钦差,察办荆襄九郡。白玉堂跟随颜大人来襄阳,为探失落印信一事,夜入襄阳王府冲霄楼,死于铜网阵中。其余三侠四义,虽然仍建功立业,但毕竟已年迈力衰。此时有白玉堂之侄白芸生(白锦堂之子)、掣地鼠韩彰义子韩天锦、穿山鼠徐庆的儿子‘山西燕子、白眉大侠、三手大将、三品带刀御前侍卫’徐良、飞天鼠卢方的儿子卢珍、北侠欧阳春的义子艾虎五位小英雄四处行侠仗义,并结为兄弟、投奔颜按院,以图为国立功。最后以老、少二辈英雄夜入襄王府,被困于铜网阵中结束。.该书继承了《三侠五义》情节曲折、语言流畅的特点,五个小英雄的性格也有较细致的刻画。此书有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毛水清校点。(金古生)

    《继小五义》,长篇侠义小说,《小五义》的续书,共一百二十回,题石玉昆撰。该书接《小五义》众英雄被困铜网阵写起,言智化、艾虎逢凶化吉,众英雄也相继脱险,大破襄阳府,襄阳王率领残部逃入宁夏国,企图借番兵之力,再图举事。于是众英雄和襄阳王、宁夏王手下进行反复较量,各有胜负,最后钟雄挂帅,攻打宁夏国,活捉襄阳王。皇帝给众英雄加官晋赏,从此国家安定、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此书以活捉襄阳王结束,完成了整个三侠五义、小五义故事系列,使之首尾照应,而且语言和故事情节二方面都继承了上二部书的特色,有一定的艺术性。但是由于故事拉的太长,自然难免有与前面两书重复之处,有的情节显得拖沓,琐碎,不能尽如人意,这是古代小说续书中的通病。该书由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整理。(金古生)

    《忠烈侠义传》,多部长篇侠义小说的综合本,即《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三部小说的合称,毕题石玉昆撰。实际上这些故事民间流传很广,经过许多说书艺人和小说家的加工创造。侠义小说在清代非常盛行,《忠烈侠义传》是其代表作,很受欢迎,它以通俗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可歌可泣的侠士形象赢得大的读者、至今经久不衰。(金古生)

    说起这座古城开封,还有一件闻名海内外的国宝不得不提——《清明上河园》

    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开封城西北部,与龙亭公园相邻,是仿《清明上河图》中所绘场景而建的一座大型文化主题公园。该园占地510亩,包括酒楼、茶肆、当铺以及制作汴绣、官瓷、年画的作坊等,当中还穿插有小杂耍、盘鼓等民间文艺表演。你还可以换穿宋装,手持宋币,尽情感受宋人的生活习俗,领略北宋的盛世繁荣。

    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宋都城开封的繁华景象,主要建筑有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此画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好!至此,让我们重回到开封府——

    进入开封古城,座落在宋皇宫遗址上的龙亭大殿,巍峨耸立,金碧辉煌,夹抱着碧波荡漾的潘杨二湖,透视着皇家的威严、庄重以及特有的飘洒、清丽;包公祠内庄重肃穆,人们在这里瞻仰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包拯;陕山甘会馆浸透着晋商文化的木雕、砖雕、石雕、玉雕、骨雕、象牙雕等精美绝伦,令您赞叹;还有那荟萃了中华三千年书法艺术精华的翰园碑林;那千年屹立的铁塔、繁塔高耸入云;那北宋最大的皇家寺院,开封大相国寺,香烟缭绕、鼓瑟声声,都给古都开封抹上一层古老而又神秘的色彩……

    从龙亭向西,您会看到中国最大的仿宋建筑群,这便是依据《清明上河图》以1:1的比例用三维空间再现的大型宋代主题文化公园——清明上河园。在这里,有热闹非凡的街市,有琳琅满目的店铺,无不再现北宋东京汴梁的繁华和兴盛;在这里,你会走进一幅活动的历史画卷,去感怀历史、梦回千年。

    “九月花潮人影乱,香风十里动京城”。金秋十月,开封每年一届盛大的菊花花会和满城的菊香,将迎来****的高朋满城。

    开封又是河南豫菜和河南豫剧的发祥地,在这里,您可以登上第一楼尝小笼包子,上“又一新”品宫廷御宴,晚上那灯火通明的鼓楼夜市,会把上百种北方优秀的传统小吃呈现在您的面前,让您回味无穷。

    朋友,这里有汴梁如烟如梦的往事,这里有梦回千年的繁华,这里有大侠名剑的影子,这里还是北方水城,这个以浓郁宋都文化笼罩着的古都,正等待着您来为她撩开神秘的面纱。

    当然,此时此境,“蜀东六雄”所来到的汴梁城,还远非是上面那个北宋繁华之都!他们六人所处的时代却是五代十国之初,汴梁如今却是历史上后梁的都城所在!

    唐末之际,黄巢兵乱。时至梁王朱晃改王称帝,大赦天下,改天祐年号,国号大梁,时入开平元年,即公元907年。后世苏州吴江有“开平路”。奉唐昭宣帝李祝(chù)为济阴王,一切皆如前代故事,唐中外旧臣官爵并如故。以汴州,也就是如今“蜀东六雄”所来到的汴梁城,为开封府,命曰东都,也就是东京汴梁;以故东都洛阳为西都;废故西京长安,以京兆俯为大安府,置佑国军于大安府,更名魏博军曰天雄军。为此,废京长安为程世皇取而代之,命曰“混世魔王”。随后,梁帝朱温?朱全忠迁济阴王于曹州,存之以棘,使甲士守之;以武安节度使马殷为楚王。同年五月丁丑朔初一日,以御史大夫薛贻矩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加武顺节度使赵王王容守太师,天雄节度使邺王罗绍威守太傅,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兼侍中。

    开平元年,即公元907年,五月十三日,这是一个明朗清新的早晨。

    此时,“蜀东六雄”走马来到汴梁城南门之下,只见城门两旁站满两排兵勇,大门西侧还站满一群围观的老百姓。见此情形,六人心感好奇,下马凑近那群围观百姓。六人一望,才知道城墙上新贴一张告示,上面还有汴梁城太守徐观天之印。

    这时,只听人群之中有个中年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